
在崎嶇的山路上行走,突然看見山坳間一抹鮮明的黃,側目凝視,卻是一大片志氣高昂的向日葵。在這貧瘠的山坳間,在黃土高原這片溝壑縱橫的土地上,這樣的景色著實難見。你看,它們相互簇擁,向著山間僅有的陽光努力著。沒有任何衰敗的態(tài)度,沒有垂首喪氣的決定,就連每一片葉子,都充滿了飽滿的熱情。他們仿佛熬過了時間的限制,熬過了生命的禁區(qū)。于是,不禁想起曾經看到的一句詩:若有晴天及時雨,何懼夕陽晚來風。是呀,這欣欣向榮的景色不正是我們在困境中獲得力量、在困苦中立于堅韌、在危難中立于堅定、在貧瘠中不屈不撓的精神所在嗎?在陜北這片欣欣向榮的土地上,在嘹亮的民歌聲中,當大地滿園春色的時候,向日葵或許只是不顯眼的一簇。但當秋風來臨,當黃風遍地的時候,只有這一抹動人的嬌艷,在努力地將枝葉展開,追尋著陽光的足跡,誓要點亮華夏土地上這動人的鮮艷。
秋風來臨之時,所有的莊稼都穿上了黃衣,所有的花朵都嬌羞暗藏,只有向日葵還帶著一抹明黃,在努力地抬頭尋找著陽光。如果說再往東南走這樣被賦予生命的顏色常見得很,也不會讓人感到驚奇。但在生命如此脆弱的黃土高原,在細綿的黃土中求生的向日葵,竟然有如此雄偉壯麗的態(tài)勢,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大詩人蘇軾的名句:竹杖芒鞋輕勝馬,誰怕?這不是簡單的詩詞述說,而是在坎坷的人生中如向日葵一般,即使在灰暗的山坳里,也要給天地帶來一抹鮮艷。即使無人問津,也要向下扎根,向陽生長。當這種明黃與豐收的紅腰鼓相結合的時候,當筆挺的身姿與小麥謙虛的身影相結合的時候,這樣的突兀就促成了陜北秋天中最為鮮明的景色。有豐收的喜悅,有對土地虔誠的敬畏,有不屈不撓的精神之所在,有對生活洋溢的熱情?;蛟S,這正是我們在生活中所缺失的,也是在苦難的磨練中需要正視的,不因芳草怵,不因花香息。
不論是在陜北這片厚重的土地上,還是在江南麗人的風景中,人生如秋的悲涼是我們生命中繞不開的命題。但如果你敢于直視在疾風中、在荒涼中的這一抹黃色,甘愿被人榨為油脂,不能孕育下一代的黃色;用花粉吸引蜂蝶,甘愿做“梧桐樹”的黃色,你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原來生命的頑強得益于此,人生的意義也得益于此。頑強如向日葵,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使命便在這里被著實打破了。
陜北的秋天是上天在蒼涼中賦予生命的見證,向日葵的明黃就是其中之一,我們是向日葵的見證,怎能不比這可愛的花朵更強大。(孫家岔龍華礦業(yè)公司:郭軍)